在黃昏下一個女子在抱著雙腳,頭向下

 

過去幾年,為控制 COVID-19 疫情擴散,不少國家與地區實施封城、在家上班上課等措施。政策目的是為了保護健康,但嚴格的措施下引申多重壓力、減少面對面聊天、缺少陽光日照,影響心理健康。世衛(WHO)近日報告指出,在疫情期間,憂鬱症和焦慮症盛行率(prevalence)上升 25%,女性和年輕人受影響程度尤為嚴重。

 

多重壓力影響心靈健康

 

多重壓力 影響心靈健康

 

憂鬱與焦慮哪些人群最易受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報告指出,憂鬱症和焦慮症盛行率(prevalence)在疫情持續期間上升25%,當中又以女性和年輕人受到的影響程度尤為嚴重。已罹患哮喘、癌症和心臟病等健康狀況的人,更容易出現精神疾病(mental disorders)症狀。

根據現有疫情對心理健康影響報告,憂鬱症與焦慮症盛行率之所以增加,主要是因為前所未有的社會孤立、痛失所愛、財務憂慮及憂心染疫。在多重壓力下導致憂鬱跟焦慮。

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表示:「我們所掌握到的資訊也只是冰山一角,希望這項報告能敲響警鐘,讓各國政府更加關注到社會大眾的心理健康。」

據世衛組織調查,全球心理健康資源長期短缺,其實至今狀況也沒有改善。資料顯示,2020 年各國心理健康方面平均預算占比約 2%,至於低收入國家,從事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者,平均下來 10 萬人不到 1 人。



憂鬱與焦慮哪些人群最易受影響?


 

心靈健康最易受影響7類人:

 

1. 兒童、年輕人以及家庭(學校停課、家庭暴力等)

2. 成年長者以及有潛在健康問題的人(隔離、孤獨、喪親等)

3. 已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士(支援服務受影響,以及舊病復發等)

4. 前線醫護人員(害怕被傳染,工作壓力)

5. 學習上有困難的人(時間表、支援方式改變)

6. 低收入人士(工作和財政不穩定)

7. 無家可歸者及難民(社交隔離)

格拉斯哥大學的羅里·奧康內爾教授(Prof Rory O'Connor)說:「更多的社交隔離、孤獨、對健康的焦慮、壓力以及經濟下行,這是一個傷害人們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完美風暴。」

 

參考: 

Covid-19 news: WHO reports 25 per cent rise i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237475-covid-19-news-uk-infections-approaching-a-record-high/ 

COVID-19 pandemic triggers 25% increase in preval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orldwide

https://www.who.int/news/item/02-03-2022-covid-19-pandemic-triggers-25-increase-in-prevalence-of-anxiety-and-depression-worldwide 

 

延伸閱讀:

同情疲勞|戰爭、疫情沒了期 負面新聞越看越無感?你可能患上同情疲勞

心靈療癒|北歐人的生活哲學 學習如何「Hygge」和「Lagom」


最新文章

  

 

  聯絡我們
合作、投稿查詢:
[email protected]

廣告查詢:
[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
私隱政策

Copyright @ 2023 Profite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