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超市,挑選心儀的貨品放進手推車內,從筆直的長龍一直往前走,收銀機員工一刷條碼:「嘟!」。這簡單又重覆的工序,在現代社會中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瑣事。但大家又有沒有想過,在通用產品代碼(Universal Product Code)普及前,貨品又是怎樣有系統地流動?
世上第一件有條碼的貨品
1974年,在美國俄亥俄州一個天朗氣清的清晨,在連鎖 Marsh 超市,收銀員Sharon Buchanan 正在掃描十包箭牌香口糖的條碼。而箭牌香口糖正是全世界第一件被掃描條碼的貨品,創造了零售界的歷史。這包口香糖今天仍被陳列在史密森學院的美國歷史博物館之內 。
在條碼普及前,店員必須在每件貨品貼上價格標籤,然而收銀員透過肉眼確定價格標籤,再手動計算收款。這樣的過程相當費時繁複,而且商店經理還要經過吃力的工序,點算貨品的庫存,甚至要暫停營業,進行大規模盤點。
條碼技術的誕生
直到1948年,美國賓州Drexel University的研究生,Bernard Silver和Norman Woodland開始研究可快速追蹤庫存的零售結帳系統。
他們構思多種方法,包括:使用紫外光油墨,但成本太高、圖案難以保存;摩斯密碼,但難以閱讀。直至有天,Woodland在沙灘上散步,在沙上隨意畫出點和短線,接著下意識把這些記號拉成垂直線、加寬成長條矩形。沒錯,條碼的前身就是沙灘上的塗鴉。
條碼的設計
雖然長條狀條碼被設計出來,卻面對種種問題:成本太高、體積太大、光學掃描還未被發明,難以辨識數據。於是,Woodland使用靶心圖案,研發出容易辨認的「靶心條碼」,並申請了專利。其後美國無線電公司(RCA)買下靶心條碼的專利,進行研發。在 1972-73 年測試靶心碼閱讀器,但仍面對多種操作上問題。
當超市行業在 1973 年確立標準時,「靶心條碼」輸給了當時由IBM研發「UPC 條碼」的規格。於是在 1974 年 6 月 26 日,在安訊資訊公司(NCR)附近的 Marsh 超市, UPC 條碼正式採用,超市中收銀機的設計者正是安訊公司。
後來 UPC 條碼發展出許多版本,每種版本用途不同,編碼方式也各異,例如涵蓋最廣的 UPC-A 用於通用商品,UPC-B 是醫療單位等。凡此種種,與最初在沙灘上凡塗碼已相去甚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