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不是用來掩蓋體味?|關於香水的歷史與氣味科學,你知道多少?
香水已經成為現代人日常穿搭的一部分,無論是日常外出、約會抑或職場場合,一點香氣能大幅提升個人氣質。但你可曾想過,香水的誕生最初與時尚無關?它並非只是用來「聞得好聞」,而是一種結合醫學、宗教與身分象徵的複合文化產物。讓我們一起走進香氣的歷史長廊,了解這個充滿神秘氣味的世界。
香水已經成為現代人日常穿搭的一部分,無論是日常外出、約會抑或職場場合,一點香氣能大幅提升個人氣質。但你可曾想過,香水的誕生最初與時尚無關?它並非只是用來「聞得好聞」,而是一種結合醫學、宗教與身分象徵的複合文化產物。讓我們一起走進香氣的歷史長廊,了解這個充滿神秘氣味的世界。
近日,一宗針對長者的網絡詐騙事件引起關注。一名72歲獨居長者Helen誤信一名冒充藝人「劉德華」的騙徒,最終損失了約四萬元積蓄,至今戶口僅剩不足一百元。
最近,一位自稱做咗十年人事部(HR)嘅香港網民,在LIHKG分享咗一篇直言不諱嘅帖文,引發網絡熱烈討論。佢話,喺佢每日睇幾百份履歷嘅工作經驗入面,只要見到CV上寫住「Gap Year」,無論你點樣包裝成「working holiday」、「尋找自我」或者「做義工體驗人生」,對佢嚟講得一個意思——你同社會脫節咗一年。
近年不少港人喜愛到日本旅遊,當中關西地區如大阪、京都更是不少港人「返鄉下」之選。不過近日有網民在 LIHKG 分享一張相片,顯示日本商場張貼了一張以中文(廣東話)寫成的提示:「請勿摘花」。帖文一出,瞬間引起網民熱議,甚至有人直言:「香港人做得太過份,日本人都出手提醒。」
到底事件背後發生了甚麼事?廣東話公告是否真的針對香港遊客?還是另有內情?一齊睇吓網民點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