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院4月21日重開,相信大家也急不及待入戲院看電影。喜歡看電影的你,喜不喜歡邊吃爆谷,邊看電影?雖然戲院重開後,要打夠3針才可在戲院進食。但電影和爆谷,始終是永不分離的好朋友,這段關係究竟由何時開始呢?為何不是熱狗或栗米?馬上揭開真相!
誰發明爆谷機?
爆谷與電影院的關係也有一段歷史。早在電影發明之前,爆谷就已經成為西方各娛樂場所小食。1885年,美國人查爾斯·克萊斯特(Charles Cretors)發明蒸汽式爆谷機,這種機器可以放在小推車上當場製作。自此美國各地販賣的小販逐漸多了起來,一下就進駐到各娛樂場所,比如在觀看體育活動、馬戲表演,或者在公園閒坐,在酒吧聊天時,爆谷成為必不可少的小吃。
但當時電影院卻偏偏沒有爆谷,因為電影院最起初只是供有錢人觀看,一般人都較難負擔票價。即使是從1900年起,在美國街頭搭建帳篷建立的「五分錢戲院」,也保持著「無聲勝有聲」的傳統。儘管挨著這些帳篷不遠就有售賣爆谷的小販,觀影者也會在吃完後才進入帳篷,在滿是汗臭和煙味的昏暗環境中觀看電影。
經濟蕭條 爆谷令電影業起死回生
由於要保持奢華的形象,有些戲院甚至會禁止攜帶食物內進。直到1929年蕭條時期,電影院業亦大受影響,票價插水,因而吸引了較草根市民入場觀看電影。而當時爆谷成本便宜,爆谷機又可以隨處移動,因此吸引了不少街頭小販在戲院門外售賣。在蕭條期存活下來的,都是設有爆谷機的電影院。
起初觀眾都會偷偷地帶爆谷入場,但由於越來越多人偷帶,戲院都開始制止不了,電影院老闆開始發現這個商機,因此將大廳分租給小販售賣爆谷,互惠互利。之後電影院為了賺取更多利潤,甚至自設長駐的小食部,營業額也極速增長,而沒有爆谷賣的戲院卻再沒有人去,所以看電視食爆谷也慢慢成為了電影文化之一。因此爆谷可說是幫了電影院起死回生呢!
為何不是其他零食?
電影院當然會販賣糖果、餅乾以及汽水。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卻造成了糖入口量的下降,菲律賓、台灣等幾個糖產大國與美國的來往被阻斷,也讓爆谷這個只需要鹽與奶油的零食更蔚為流行。
根據統計在 1945 年後,全美國的爆谷有超過一半的數量,都是電影院觀眾吃掉的,戲院強烈地感受到爆谷與電影的強烈連結,開始推出了電影票加購爆谷的組合套餐,甚至把本來中場休息放映廣告的規則改掉,變成我們現在熟知電影開頭放廣告的形式,只為了讓觀眾們能在電影開場前有時間買到他們要的爆谷與其他零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