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受沙塵暴影響,街道上黃塵密佈,許多人都出現打噴嚏、眼澀及喉嚨不適等徵狀。你或許以為這只是普通的過敏反應,但其實每一聲「阿嚏」背後,都可能藏着一個大腦「重啟」的秘密。打噴嚏不單只是身體排走灰塵這麼簡單,科學家發現,它還可能是身體幫助大腦重新整理的一種自然機制。

打噴嚏的真正意義

打噴嚏通常是因鼻腔受到刺激,如灰塵、花粉或強烈氣味,引起的一種保護性反射。但從神經學角度看,這個看似單純的動作,其實是大腦與身體多個系統協調運作的結果。當感受到鼻癢,我們的呼吸、喉嚨肌肉、聲帶與肺部等機制會瞬間配合,一口氣將刺激物排出。
大腦如何「重啟」?

有研究指出,在打噴嚏的瞬間,大腦某些區域會出現短暫的活動中斷,過後再迅速恢復。這一過程有點像電腦的「重新整理」,可能有助於神經系統恢復運作節奏。因此,有些人在打完噴嚏後會感到頭腦清晰、思路較為集中,這並非巧合,而是生理作用所致。
控制中心不在鼻,而在腦幹

儘管打噴嚏表現為鼻子的動作,但真正的控制中樞其實在大腦。當外來物刺激鼻黏膜,訊號會傳至腦幹,再由腦部指令全身各部位進行配合,包括閉眼、吸氣、用力噴出等,才形成我們熟悉的「阿嚏」一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