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因應熱帶氣旋「丹娜絲」殘餘,昨日(7月10日)一日三次發出紅雨警告,政府於中午前迅速召開「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並於上午 11:55 提前逾十小時宣布翌日所有中小學及幼稚園停課。然後黃雨於晚上 8 時解除,翌日天氣晴朗,超前部署成為網民熱烈討論焦點。

政界反應:愕然但理解
立法會全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表示,當中午得知停課消息時亦感「愕然」,但理解此舉可能是避免出現黑雨造成更嚴重影響,並認為負面影響不算太大。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補充,由於是中午宣布,學校、學生都可有時間做好心理和實際準備;中一註冊日及 Pre‑S1 測驗時間安排也較有彈性。
教聯會副主席鄧飛則指停課安排影響中一註冊、多場重要活動需延後,但認為整體而言,比臨時通知更宜,家長與學校可有時間調節。
網民兩極反應:太早或必要?
討論串中網民反應激烈不一,有人認為過於超前,造成安排失調及情緒紊亂:
-
「黃雨都無,仲黑乜雨?太早宣布好像失效。」
-
「如果天氣好,取消畢業禮又無其他安排,真係幾尷尬。」
亦有網民支持政府做法,認為反過來說如果臨時通知才犯法:
-
「等到天真係落大雨先停課,家長同學生更加狼狽。」
-
「超前部署可能避免更大風險。」
問題核心:停課決定何時才算「得體」?
網民不斷提出核心疑問──政府若只是早過頭會惹罵,太遲反而讓人無所準備:
「過猶不及」成為熱議主題,有網民直指:重要不是你宣布得早或遲,而是要清晰標準與準確預判。
不少人質疑:「停課制度明明有指引,如果都可以隨行政機關決定,指引根本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