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檔歷史|「大牌檔」還是「大排檔」? 冬菇亭又點解叫冬菇亭?
大牌檔食物種類繁多而且價格低廉,在1950年代崛起,深受中下階層歡迎。在大牌檔架起一張摺桌,圍住圈坐在摺椅上,店家隨之遞上幾碟鑊氣十足的撚手小菜,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然而,屋邨冬菇亭已日漸式微,香港只剩下不足25個。究竟大牌檔從來何而來,又為何慢慢衰落?今天就跟大家說一說大牌檔歷史。
大牌檔食物種類繁多而且價格低廉,在1950年代崛起,深受中下階層歡迎。在大牌檔架起一張摺桌,圍住圈坐在摺椅上,店家隨之遞上幾碟鑊氣十足的撚手小菜,成為港人的集體回憶。然而,屋邨冬菇亭已日漸式微,香港只剩下不足25個。究竟大牌檔從來何而來,又為何慢慢衰落?今天就跟大家說一說大牌檔歷史。
農曆新年期間,相信不少香港人都喜歡打麻雀「玩兩手」。近年更有研究顯示,打麻雀有助認知障礙症患者改善記憶力、認知及活動能力,因此打麻雀可說是男女老幼皆宜的消遣活動。但說到麻雀的起源,至今仍眾說紛紜,這次小編就決定為大家分享兩個主流的說法。
於七、八十年代成長的小朋友,幾乎人人都有一個豬仔錢罌。新正頭,接過長輩利是,便把錢放入錢罌,待歲晚「劏開」豬仔,拿錢出來買新衫。把豬仔錢罌入至滿滿,總為小朋友帶來無限的滿足感。豬仔錢罌,英文叫做piggy bank,piggy bank字面上雖解作「豬仔錢罌」,但實際上卻代表着所有的錢罌,包括「牛仔」、「羊仔」,甚至乎是「馬騮仔」錢罌等。 到底「豬」為什麼會成為所有錢罌的代名詞?
「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哥哥張國榮逝世19周年,仍活在不少人的心中。他生前在歌影視都留下無數經典,多年刷新暢銷金曲紀錄,電影作品橫掃國際影展,1991年憑電影《阿飛正傳》獲得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1993年主演電影《霸王別姬》,獲得日本影評人協會最佳男主角獎。張國榮曾演出50多部電影作品,其中有哪些經典值得一睇再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