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到處旅遊的你,又有沒有想過為甚麼香港、英國、日本的汽車是靠左邊前進而駕駛座在右邊,但而美國、台灣的卻是靠馬路的右邊走,而駕駛座在左邊呢?今天小編就告訴你世界各地
汽車「左駕右行」和「右駕左行」的由來吧!
中世紀的歐洲都慣常靠左
在中世紀時,幾乎所有人都是靠左行,皆因當時歐洲的騎士都慣用右手拿兵器,當遇到迎面來襲的敵人時,就可以很順手地拔劍迎戰,右邊也更接近對手,方便攻擊,所以一開始大家都習慣靠左行。此外,大家都把劍套戴在左邊,靠左行便不會撞到其他人,而且從馬的左邊上馬,也比較容易。
法國開始靠右是為了自保
過去的法國,不同身份階級走路的方向也不一樣。貴族特權騎馬靠左,農民階級只能靠右。直到大革命爆發,貴族為了自保,也紛紛加入靠右行列。直到1794年,巴黎正式規定靠右行,後來拿破崙的軍隊席卷歐洲,靠右行的慣例也傳到歐洲大部分國家。唯一堅持靠左的,只剩下那些不受拿破崙控制的國家,包括英國、奧地利及葡萄牙等。
汽車茁壯初期是「右駕右行」的格局
「現代汽車之父」德國機械工程師卡爾賓士(Karl Friedrich Benz)在發明汽車時,其實是沒有煞車及排檔設備,駕駛座是位在車身的中央。而隨著車速的增加,就增設了以手操控的煞車及排檔設備,當時的設備是安排在車身的外側。由於多數人慣用右手,所以設計師就將駕駛座設定在車身右邊,讓他們能隨手可及地換檔與煞車。而這時歐洲的人和馬車都維持靠右走的習慣,所以早期的汽車自然就形成了 「右駕右行」的格局。
「右駕左行」的發展
既然汽車在茁壯初期則是「右駕右行」,那麼英國又怎麼是「右駕左行」呢?原因是不受拿破崙控制的英國,仍然承續著傳統騎士的習慣,即使馬車換成了汽車,也仍然沿襲「右駕左行」的傳統,這種做法也影響到了英聯邦殖民地。至於讓日本脫胎換骨的「明治維新」也以英國政體為師,自然而然亦跟著靠左行。
「左駕右行」的發展
1920年代,汽車的數量和速度激增。隨著車禍發生頻繁,有車廠研究顯示,若右駕又右行,遇到超車及會車時就會有視線不良的情況,於是就出現了「左駕右行」的新車款,到了1927年,歐陸各國就慢慢達成「左駕右行」制式行車規則,全體一律遵行。但由於英國堅持傳統,繼續使用「右駕左行」的設計,所以世界各國就在道路上畫起分道標線。
美國獨特的「左駕右行」發展
擁有「汽車王國」美譽的美國,其實是汽車業的後起之秀。在吸取歐洲製車優點後,孕育出講求舒適與安全的美式汽車文化,而引起汽車產業革命。使汽車普及化的1908年福特(Ford)T型車,就則在「左駕右行」的流行中。到了1915年,美國的汽車製造廠大都群起仿效。到1927年,福特共生產了1500萬輛T型系列車,由於美國的汽車賣得特別多,所以其「左駕右行」的駕車方式也間接影響了其他國家。
延伸閱讀: